公司老板被留置超一月,退200万是否能走出留置室?
有人问我:张律师,我舅舅是我们公司老板,一个多月前被留置了,办案人员来公司查了几次,把我们财务、行政的人轮番问了一遍,还拿走了一堆资料。最后让我们退200万,也没有说退了钱人就可能放出来,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事。

图片为AI制作,仅作示意参考
我办过不少类似的案子,套路其实都很像。公司账被翻、资料被拿、员工被约谈……
先说几个关键点。
第一,你舅舅被查是因为什么?大概率不是一个人单独送钱,而是牵涉到公司对外的合同、中标、送礼、资金往来等问题。
换句话说,这种案子最容易把“公司”和“老板”捆在一起办。
你要搞清楚一点:你们公司有没有被立案。如果留置决定书、立案通知书上写的是你舅舅个人,那可能是“个人行贿”;如果直接写的有公司,就可能是“单位行贿”。
这两个罪名,差别非常大。
单位行贿,立案标准是20万,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本单位集体所有,最高刑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个人行贿,立案标准是3万,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最高刑为无期徒刑。
如果你觉得退200万能了事,可能只是“他们先让你退”,但不代表“退完就没事”。
钱退完了,人可能也没出来,反而案子越办越重。
第二,财务、行政被问了什么?你们交出去的资料到底有没有问题?
他们问了谁、问了什么,是不是有人签字做了笔录?有没有同步录像?是不是有人被“套话”说了公司曾经送过礼、买过东西?
这些都要一一记清楚。因为一旦形成材料,就有可能成为“你们知道并参与”的证据。
第三,一定不要串供,不要统一口径,更不要私下商量谁说什么、谁别说。
职务类案件里,串供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旦被认定,原本只是协助调查,马上就可能转成犯罪嫌疑人。
说白了,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自作聪明”。
第四,别总盯着“能不能放人”,你们自己更得注意是不是已经有风险了。
很多公司以为“人被抓了,我们配合就行”,但其实你们的配合过程,可能已经交出了关键证据,甚至把自己也绕进去了。
最后一句实话:现在的反腐,不是只抓受贿。中央早就明确了,行贿、受贿要一起查、一起办、一起判。
公司若真是行贿的主体,不排除连法人、经办人、签字人都有可能出问题。
这个时候,你们要做的,不是瞎猜、不是真听谁说了什么,而是:
1、找专业人士先把你们的角色判断清楚;
2、梳理公司哪些资料已经交了、哪些还没交;
3、尽快判断这个案子里“送出去的钱”是不是构成行贿,构成的是“公司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4、公司有没有做过风险隔离?有没有留下书面授权、集体决策记录?有没有做过风险合规?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听风就是雨,也不是等着“他们说放人”,而是你们自己要动起来了,做好准备,才能保自己、保公司、保老板。

作者简介:
张智勇,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主任,执业29年来代理了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晓光案、云南原省委常委政协副主席黄毅案、贵州省原副省长李再勇案、贵州省原政协副主席周建琨案4件省部级职务案,厅级数十件,以及国企、私企人员等各类受贿行贿案上百件,办理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庆不雅视频赵红霞案、四川交警开房丢枪案等案,让多人无罪释放。张智勇律师只做刑事案件,擅长职务辩护,行贿,经济犯罪、程序辩护等各类刑案,不畏强权,敢于发声,始终秉持正义至上的执业原则积极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带领团队办理各类刑事案件近万件,数百件取保不起诉判决无罪案例,为众多当事人实现了无罪释放,赢得了委托人的广泛信赖与高度认可。
分享到:
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是西南地区首家刑案专业化律师事务所,团队旗下汇聚了一大批知名刑事律师、法学专家、博士等人才为确保办案质量,智豪律师作为首家向社会公开承诺所承接刑事案件均由律师专业团队集体讨论,共同制定团队辩护代理方案——“集体智慧、团队资源”,结合刑事领域积累的广泛深厚的社会关系资源及刑事辩护的实战经验,“为生命辩护、为自由呐喊”。
免责声明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根据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在两周内速来电、来函与智豪团队联系,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