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rkblurbg
    重庆刑辩专业律师所
    只要我决定受理这个案子,摆在面前的就只有一个日程——打赢这个官司。
    我将全力以赴,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委托人解救出来,不管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 darkblurbg
    团队讨论
    全部刑案—律师团队—集体讨论
  • darkblurbg
    重庆刑辩专业律师所
    智豪律所 专注刑案20年

我同情被开除的协警,但我更维护举报者的举报权利

一个普通公民,有可能是公务员,坐在车里拍下一名警察没戴帽子去买西瓜。这位拍照者认为,“不知着装是否规范”、“不知道该警察是否在工作期间”、“不知这是否算作离开岗位做其他与工作不相关的事情,是不是工作开了小差”,最后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基层民警的管理。
这份举报信正正经经寄给了当地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迅速进行调查,作出4点处理,除了对照片中协警解除劳动合同以外,还对协警所在中队和带队领导进行了批评、警示谈话等。
这份举报信和处理结果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这一次,同情警察者居多,批评举报者居多。
同情警察,我没意见,我完全赞同这样的小小买瓜行为不至于引起如此严重的处分,竟然开除了协警。尤其我也是生活在重庆,知道最近连续高温40多度,一般人待在空调房、空调车里面都不愿意出门,而协警受工作要求,却要顶着高温去巡逻,很辛苦很累人,因这点小事被解除合同很冤。甚至我认为,就算天不热,只要工作不是很紧急,只要不花公款,单纯出于口腹之欲买个瓜也不算什么事。何况,我们说工作8小时,并不是说时时刻刻都在工作,偶尔的休息、喝水、吃瓜,都是必要的休息权利。
但批评举报者,恕我不能理解。
主要的批评观点是,这位举报者自称是公务员,在空调车里面享受着凉风,不顾警察之辛苦,举报40多度热天下买瓜的协警,竟然拍照举报,难道这位公务员平时上班的时候没有偶尔刷刷手机,这算不算其举报的脱离工作岗位,开小差呢!
在我看来,这种批评毫无力量。举报者虽自称是公务员,但他首先声明是来旅游的,也就是以私人身份来举报,这时他只是普通公民。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他既可以站在大马路上拍照,也可以躲在空调车里拍照;他既可以将举报内容发到网上,也可以寄给当地公安部门。这位普通公民的举报,与他平时上班是否刷手机有什么关系吗?他就算因为旷工被单位开除了,难道在发现一名警察出现不规范情况时就不能举报了吗?
其次,他所谓之举报,能不能算举报呢?请大家注意他举报信的内容,他多次使用了“不知道”、“是否”这样的询问式语句。通常我们所说的举报,都会直接说某某人涉嫌什么犯罪,或者触犯什么条例,或者违反什么规定。而这份举报信,完全不存在这种定性。从表面含义来看,是发现了一个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怀疑,希望当地公安加强管理。那么他发现的这个情况,是否值得他的怀疑呢?他发现了一名警察,没有戴警帽,在下午3、4点这样的上班时间买瓜。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怀疑,“不知着装是否规范”、“不知道该警察是否在工作期间”、“不知这是否算作离开岗位做其他与工作不相关的事情,是不是工作开了小差”。这难道不是很正常、很直接的怀疑吗?我想就算是任何一个普通人,看到这样的照片,都会提出这样的怀疑。网上的言论,也都没有说这样的怀疑是否合理,而只是说这样的怀疑没有必要。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即便举报不实,只要不是存心诽谤、恶意造谣且直接造成严重后果,都不应受追究。这是法律对于举报者权利的保护。何况在本次举报中,他反映的情况是属实的,他提出的怀疑是合理的。究竟是否属于规范,是否属于工作开了小差,应该由调查机关来认定。被处理的协警,其承受的后果,都是调查机关做出的决定,与举报者有什么因果关系呢?他又没有提供什么不实信息。如果大家认为这位协警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那么请直接批评作出处理决定的当地公安机关,把火撒向一位正常的举报者,实在很奇怪。
如果真如部分网友所说,这位举报者没有考虑到协警的辛苦,没有考虑到40多度的天,没有考虑到买瓜不算什么大事,他的举报就是错误的,应该受到批评的,那么实际上每一位这样想的网友,都赋予举报者一种前置的责任:必须先调查被举报对象不合规范行为背后的原因,综合评估之后,才能去举报,不然就是不合适的。
这样的思维,实际上加重了举报者的责任。如果被举报的对象是一般民众,我们还能容忍这种思维,以便提高对一般民众名誉权的保护,限制其他公民滥用举报权。如果被举报的对象是公务员、政府官员,这样的思维实际上就是限制公民监督政府行为的权利,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恕我直言,普通公民只要发现了公务人员可能存在不合规范的行为,只要这位公民不能非常直接地发现公务人员存在合理原因,就可以提出批评、发起举报。
何况,正如上文所言,这位举报者都算不上举报,只能算是反映情况,提出怀疑。
还有一种对举报者的批评观点:缺乏“人性化监督”。恕我直言,看到这个词,我懵逼了。在口语中,人性化是相对于机械化的,我们一般说人性化执法,是因为执法本来是严格的、机械的、按条文实施的,但有必要加入一些人性化,以便符合民众对政府执法的温情期待。这可以理解,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但什么时候出现了“人性化监督”这个词呢?如果是政府机关内部的监督,来自权力机关的监督,比如纪委对官员的监督,用人性化监督我还可以理解,比如纪委带走官员调查时,应该尽量减小影响,及时通知家属,这位官员想每吨吃点肉,咱就满足他。但如果一个普通公民对公务员的监督,都需要附上“人性化”的前提,恕我直言,现在咱机械化监督都还做不到呢,别没皮没脸给自己附上人性化的权利呢。咱有什么资格来人性化监督公务员呢?
最后,我也提出自己的小小怀疑:公民的举报权利受法律保护,举报内容应该被保密。但是本次事件中,这位举报者的举报信内容和照片,却从一个朋友圈中流出,朋友圈又是来自于一则新闻,新闻将举报信和当地公安的处理结果都登出。当然不能排除这位举报者一边向当地公安举报,一边又向媒体投稿。但我认为他没这么无聊,而且新闻已经报道了处理结果,肯定不是来自于举报者的信息来源。那么很可能是有他人泄露了举报内容。
天哪,公民对公务员的举报信,居然被泄露了。
到底是谁泄露了举报内容呢?泄露普通公民的举报内容,与举报行为本身,到底哪个行为更可恶、更严重、更伤害公民的权利保障呢?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的最后,说几句大实话:当地公安部门有没有权力就这样解除与协警的劳动合同,实在值得怀疑;但这需要参考劳动合同内容,在这里不便多言;比起举报者,是当地公安部门的粗暴处理才导致了协警被开除。如果这位协警希望讨回公道,或者网友希望帮助这位协警讨回公道,应该直接与公安部门交涉、沟通,甚至提起内部申诉、诉讼、赔偿;批评举报者,完全没什么作用,只能显得自己道德高尚。
所以,我同情被开除的协警,但我更维护举报者的举报权利。


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是西南地区首家刑案专业化律师事务所,团队旗下汇聚了一大批知名刑事律师、法学专家、博士等人才为确保办案质量,智豪律师作为首家向社会公开承诺所承接刑事案件均由律师专业团队集体讨论,共同制定团队辩护代理方案——“集体智慧、团队资源”,结合刑事领域积累的广泛深厚的社会关系资源及刑事辩护的实战经验,“为生命辩护、为自由呐喊”。
免责声明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根据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在两周内速来电、来函与智豪团队联系,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关闭